4月1日开会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必要不断扩大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还包括四项具体措施。有人也许不会以为,此举是为了提升社保基金的收益率,适当地,其风险也不会提升。但实质上,这里说道的全国社保基金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早已配备有部分较高风险的资产,投资收益率也较为低。人们印象中“跑完不过通胀”只不过是地方的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由于负起现时缴纳的任务,十分特别强调安全性,不能投资于存款、国债等较低风险的资产。而社会保障基金是一种储备基金,并没现时缴纳的任务,可以忍受较高的风险。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资产结构,2001年的暂行办法曾规定,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比例不得高于50%,企业债、金融债的比例不得低于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低于40%。其投资范围后来渐渐不断扩大,境外投资可占到20%,信托贷款可以占到5%,必要投资央企的股权可占到20%,产业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可占到10%。在这些投资领域中,有一些是风险较为低的。因为管理得宜,社会保障基金取得了很好的收益率,截至2013年,年均收益率约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