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读者我国具有世界仅次于的教育体系,高速向前发展的路上,新的情况、新问题也不会随之而来。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提高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改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等探寻串连了扎实的改革足迹,云南曲靖、广东深圳、山东潍坊、江苏南京的几所学校,改革的方式也许各异,但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教教好、懂、管好,提升教育质量,符合人民的憧憬与期望。生产线“宽”在学校里每周两天自学汽修理论、3天在汽车4S店自学实操,这是云南曲靖应用于技术学校汽修专业浩龙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二年级学生丁杰的日常。除了常规汽修,学校还开办了新能源车的课程。“校企合作能让学校第一时间理解市场前沿,防止学生学的都是过时的科学知识。”副校长郭海忠说道。江苏南通大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索性将生产线座落在了曲靖应用于技术学校的实训楼里。“生产线投资1000多万元,学生在企业进修一个月能获得2000元左右的进修工资,毕业后优先在企业就任。相对于社招人员,进修过的学生不必须3个月的试用期就可必要上岗。”公司曲靖项目副总经理陈红云说道,目前企业40%的员工是曾多次的实习生,校企合作解决问题了企业用地和招工两个难题。“没企业反对、市场化运作的进修,是‘消耗性进修’,通过校企资源共享能构建‘生产性进修’,既让学生取得真刀真枪实践中的机会,又减低了学校的开销。”郭海忠说道。前不久,朋友期望从学校讨一名厨师,郭海忠专门向学校餐饮教研室主任侯邦云交谈,结果却未能如愿。“学生早早就早已被‘订立’光了。”侯邦云讲解,餐饮专业的学生整体上正处于供不应求状态,1000多名学生,800多名归属于“订单培育”,看起来人多,实质上没有确认工作岗位的很少,不少毕业生早早就被北上广浅的企业预约了,“和社会上专门的厨师技能培训机构比,中职学校的餐饮专业优势相当大,比如不会系统教授食品安全这样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