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植、鲜花四起的工厂内正在展开炼铜“双晕”工艺操作者,现场没多少生产操作工,整个工序都是由计算机远程操纵机器人已完成。提炼车间内,火红的铜水被铸铁成一块块规格规整的阳极板;电解车间内,优质的电解铜大大出有槽,新鲜的铜面呈现出耀眼的红色。这样的场景在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车间已是常态。2013年攻下下的“双晕”(闪速冶炼、闪速吹炼)工艺,协助这家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呈现出新的生机。据该公司负责人王习庆讲解,这项工艺是中国铜工业近期用于的先进设备绿色冶金技术,令其企业电铜产量大大提高,去年已约41万吨,同时硫捕集率约99.97%,水循环利用率约97%以上。尽管不受简单外部环境和内部“三期变换”(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性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影响,中国持续面对经济增长速度上行压力,然而和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一样,众多传统制造业企业面临危机迎难而上,通过科技创新,构建自身转型升级,同时充分发挥样板引导起到,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获取关键承托。改革开放以来,还包括制造业在内的第二产业发展很快,沦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引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近年来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到GDP比重虽然持续下降,但仍然维持在40%以上。